“量身定制”脫貧套餐 大龍潭鄉干壩子村因地制宜謀發展
www.xghelper.cn 發布時間:2020-03-09 來源:仁和區人民政府網站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姜波,仁和區大龍潭鄉干壩子村的第一書記,駐村以來,他一邊帶領駐村工作隊員憑借專業知識幫助干壩子村壯大烤煙這個主導產業,一邊積極謀劃,引入其他優勢產業,讓當地產業布局不斷優化,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
2月28日,在大龍潭鄉干壩子村干壩子組,姜波正忙著和駐村隊員一起查看烤煙的育苗情況。大龍潭鄉干壩子村是目前仁和區最大的烤煙種植村,從2014年開始大面積種植烤煙,2019年種植烤煙的農戶戶均烤煙種植面積達到20畝,每戶年收入達到了6萬元,這里便有了烤煙“萬擔村、百畝戶”的美譽。
面對日漸成熟又相對穩定的烤煙產業,姜波的脫貧產業計劃并沒有就此打住,他認為應該多元化發展其他農業來拓寬村民致富渠道。但干壩子村的水源稀缺,氣候干旱,并不適合種植需要大量水源為依托的鮮市蔬果。再發展什么產業比較好呢?村里致富帶頭人劉相光的“致富經”讓這位第一書記有了新的打算。
原來,村民劉相光早年在重慶務工,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發現,重慶江津區的先鋒鎮與家鄉干壩子村氣候條件、土壤條件非常相近,而先鋒鎮依托花椒產業人均收入就達到了1萬多。仔細了解了當地的花椒產業發展情況后,劉相光心動了,他辭去工作,在當地學習花椒種植技術。2015年,回到干壩子村后,劉相光開始試種花椒產業,經過幾年的發展,現在有了不錯的經濟效益,于是,他便主動找到姜波提起了讓全村一起發展花椒產業的想法。
兩人多次溝通后,姜波發現花椒主要是十月底種植,次年的三四月掛果,與烤煙的育苗到收成的時間剛好處于不同時段。有了計劃,姜波便向鄉上提出想要引進花椒產業的想法,得到支持后,他還為村里爭取到每畝300元的滴灌補助。
目前,干壩子村已經種植1400余畝青花椒,為了解決花椒成熟后的銷售問題,姜波還和劉相光一起引入了一家青花椒深加工企業,為村民種植青花椒提供加工、保值服務,把花椒產業做大、做深。
貧困村如何鞏固脫貧成果并致富奔小康,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繞不過的一大難題。如今,在干壩子村的規劃圖里,姜波已經有了明確的計劃,那就是搞好支柱產業的同時,大力發展第一產業,讓一三產互動成為村民致富的有效途徑。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00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