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6.37億元
來源:攀枝花日報 發布時間:2025-09-05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今年以來,我市加快對外開放發展,直面外貿挑戰,主動融入全省“西拓、南進、東接、北融”新格局,積極應對頻發的鈦白粉反傾銷和美國關稅戰沖擊,聚焦主體培育、市場拓展和優化服務保障等重點,推進外貿回穩向好發展。
上半年,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6.37億元,完成“過半”目標任務的104.27%,出口10.35億元,進口6.02億元。其中,機械鑄件出口1700余萬元,增長27.4%。
走進位于東區的四川紅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派繁忙景象映入眼簾。工人們從制模起嚴謹操作,經造型、澆注、清砂、熱處理、打磨,最終檢驗合格入庫發貨,流程緊密有序。該公司擁有年產6000噸改性水玻璃砂鑄造生產線、年產1萬噸鐵膜覆砂鋼球生產線和3D智能增材制造生產線,主要生產錘頭、齒輪等低合金鋼產品以及高錳鋼產品,運用至礦山機械、電力工程、鋼鐵冶金等領域。
“上半年我們的出口量達到2460噸,同比增長20%,銷量為1693噸,銷售額為2100萬元,包括阿聯酋、澳大利亞、芬蘭、比利時等12個國家和地區,主要發往美國的凱利、愛索公司以及歐洲的達涅利公司。”據四川紅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部部長張德平介紹,今年以來,公司通過持續優化生產工藝、嚴格把控產品質量,精準滿足了全球不同客戶對于高性能耐磨件的需求。
此外,受市場不利因素影響訂單減少的情況,公司對外拓展國際銷售渠道,側重歐洲的汽車金屬破碎機市場開發,以填補市場訂單不足;今年新增一家德國客戶并已完成第一批次供貨,產品試用成功,為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銷售增量奠定了基礎。同時,拓展國內產品銷售類型,拓展以礦山球磨機磨球和襯板為主的銷售市場,增加國內市場銷量,以彌補國外市場不足。
在鹽邊縣釩鈦產業開發區,美利林科技(攀枝花)有限公司科技二廠的智能化生產車間內,一批批泛著紅光的含釩鈦高端耐磨鋼球有序排列走下生產線,每天100余噸高端釩鈦耐磨鋼球即將發往中東、歐洲等海外市場。2025年4月,美利林科技首次實現自主性出口,首批400噸耐磨鋼球發往老撾,這一“零的突破”迅速轉化為“量的飛躍”。“截至6月底,公司已向東南亞、中東、歐洲及北美市場累計發貨8000余噸,產值5000余萬元,出口產品涵蓋礦山、冶金、化工等領域的高端耐磨鋼球、鑄鍛及耐磨板,訂單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歐美傳統工業強國。”美利林科技(攀枝花)有限公司科技二廠生產廠長曾和新介紹道。
美利林科技的外貿競爭力,源于其對科技創新的持續投入。作為四川省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依托攀枝花釩鈦磁鐵礦資源優勢,聯合丹麥DISA、德國智能化熱處理控制等全球頂尖工藝,建成國內首條達到歐洲標準的高端釩鈦耐磨材料生產線。其產品耐磨性較傳統材料提升30%,韌性增強25%,使用壽命延長至傳統產品的2倍以上,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企業的成績離不開我市“護航計劃”的支持。今年以來,市商務局通過組織企業參加“川行天下”國際展會、開展貿易摩擦應對培訓、優化出口退稅流程等舉措,幫助對接海外客戶80余家,為企業“走出去”掃清障礙。攀枝花海關推出“關長送政策上門”服務,壓縮通關時長至1.2小時;外匯管理局創新“跨境金融區塊鏈平臺”,為企業提供低成本融資2000萬元。
據市商務局副局長張瑞莉介紹,下半年,我市將全力穩住外貿基本盤,強化對外貿重點企業跟蹤服務與運行監測,聚焦夯實產業支撐,圍繞工業強市,聯動產業部門,以園區為著力點推進貿產融合,提升釩鈦等傳統產業進出口規模并增強競爭力。同時聚焦壯大外貿主體,推進“百企領航·千企升級”,用好進口專項政策招引優質主體,提升企業多種能力,突出“南向”開放,支持企業參加國際市場拓展活動。聚合多部門力量搭建平臺、落實政策、優化服務,推動全市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