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2025年住房發展年度計劃(摘要)

www.xghelper.cn     發布時間:2025-04-10     來源:攀枝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適應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建立健全“保障+市場”住房供應體系,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供需平衡、結構合理,按照有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編制本年度計劃。

  一、2025年度實施計劃

  按照完善“市場+保障”住房供應體系要求,政府保障基本住房需求,市場滿足多層次多樣化住房需求,建立租購并舉住房制度的房地產發展新模式要求,綜合我市人口現狀、保障性住房情況、房地產開發用地供應、商品住宅銷售及庫存等情況,2025年,我市將統籌好商品住房供應和保障性住房建設,優化住房供應結構,持續做好新青年、新市民住房保障工作,引導房企開發建設高品質商品住宅,市場供應向滿足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傾斜。

  (一)人口總量預測。根據攀枝花市“十四五”人口發展目標及近3年常住人口增長情況進行推測,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基本保持穩定。

  (二)商品住房用地供應計劃。2025年,計劃供應商品住房用地27公頃。

  (三)商品住房供應計劃。結合2024年商品房供應、銷售、庫存情況,2025年商品住房新增供應保持穩定。計劃新開工商品住宅建筑面積71.9萬平方米、6029套;批準預售商品住宅面積約35萬平方米、約3500套。

  (四)保障性住房供應計劃。2025年計劃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822套(間);計劃發放公共租賃住房租賃補貼不少于371戶。

  二、2025年度重點任務

  堅持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嚴防變量,積極適應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新形勢,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多措并舉推動房地產開發投資、商品房銷售面積等核心指標降幅明顯收窄,好于全省平均水平,去化周期縮短至16個月以內,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一)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一是健全“保障+市場”住房供應體系,因城施策,適時完善住房供應政策。加快發展保障性住房,多渠道保障城鎮住房困難工薪群體剛性住房需求;通過新建、改建等方式,增加空間更大、品質更高、配套更好的“好房子”供應,更好滿足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二是統籌協調人口流動、土地配置、房地產供需和資金流動之間的關系,建立健全“人房地錢”要素聯動機制,實現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錢,促進房地產供需平衡、市場穩定。三是探索發展“房地產+”康養、醫療、教育、避暑等業態,指導房地產開發企業向住房租賃、房產運營、物業服務、生活服務等經營方向轉型發展,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四是探索開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改革試點,選擇1—2個項目開展商品房現售試點,明確現售項目標準和條件;出臺《攀枝花市房屋養老金試點工作方案》,選擇1—2個條件成熟的項目開展房屋“養老金”試點,通過試點總結經驗,多部門協同合作,逐步構建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防線;根據房地產項目建設情況,結合房企意愿,選擇1—2個項目開展“交房即交證”工作試點,推動新建商品房測繪、驗收和不動產登記流程優化整合,實現房屋交付同時發放《不動產權證書》。

  (二)全力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一是切實把國、省有關房地產發展的各項存量、增量政策落實到位,結合我市實際,及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支持政策,進一步助企紓困,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提振市場發展信心。二是立足我市實際,科學編制“十五五”城鎮住房發展規劃,明確2026—2030年住房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政策舉措,進一步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三是鼓勵縣(區)在城中村改造、重大項目建設征收過程中實施“房票”安置,并給予政府補貼及購房獎勵,釋放拆遷安置需求。積極爭取專項再貸款資金支持,指導有條件的地方國有企業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或租賃住房。四是大力開展商品住房“以舊換新”、房屋“團購”、房交會等促銷活動,增強對成都、重慶等外地購房戶以及會理、會東等周邊城市居民來攀購房置業的吸引力。優化完善線上+線下“房產超市”,實現一站式購房,促進商品房銷售。五是持續優化審批服務和審批制度改革,協調解決項目建設手續辦理中的各種問題,助力房地產項目早日建設投產。

  (三)逐步完善住房保障體系。一是統籌運用實物配租和租賃補貼,提升公租房兜底保障能力,完善《攀枝花市公共租賃住房管理辦法》、制定《攀枝花市申請公租房“一件事”實施細則》,強化公租房運營管理和輪候庫建設。二是加快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建設,確保1822套(間)房源年底前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做好我市籌集的2252套房源運營管理工作,緩解新市民、青年人、引進人才、農民工等無房群體階段性住房困難問題。三是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制定《攀枝花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辦法》,堅持“以需定購”,建立收購商品房房源庫和保障對象輪候庫,實現保障群體可負擔,項目資金可平衡、發展可持續。

  (四)大力提升住房環境品質。一是抓好國家、省“好房子”建設有關政策技術標準貫徹落實,編制《攀枝花市“好房子”建設實施方案》,制定《攀枝花市“好房子”建設要點》,從安全耐久、健康舒適、綠色低碳、智慧便捷、運營維護五大板塊對“好房子”提出建設要求,促進住宅品質提升。二是落實“建圈強鏈”有關工作要求,結合我市陽光、康養城市特色優勢,制定“康養房”建設標準,提高我市房地產項目競爭力。三是引進頭部房企、知名房企,從戶型結構、產品質量、智能化服務等方面提升我市商品住房產品品質,促進產品更新迭代。四是加快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城市,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97個,既有住宅電梯增設100部,老舊住宅電梯更新128部,推進完整社區建設14個。

  (五)持續強化房地產市場監管。持續開展房地產市場秩序整治行動,常態化“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大力整治房地產開發、交易、租賃、中介服務、廣告宣傳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對逃避預售資金監管的違法違規行為采取“零容忍”態度,嚴厲查處并移交相關部門。進一步完善房地產市場監管信息平臺,促進土地出讓、開發經營、房屋交易、企業融資、企業信用等信息共享。持續優化房地產市場監測指標體系,提升數字治理能力,實現對預售資金不按要求歸集至監管賬戶、逾期交房、涉法涉訴、合同未按規定時間備案等風險問題及時識別分析、及早處置化解。出臺房地產經紀機構和從業人員信用管理制度,加快構建完善以信用為基礎的房地產市場監管體系,規范信用信息歸集、嚴重失信管理、信用修復、信用評價指標體系等,加強失信懲戒。

  (六)加強輿論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強化房地產支持政策宣貫力度,對房地產市場回穩向好態勢、提升市場活躍度的亮點做法及保交房攻堅戰好的經驗等開展宣傳報道,持續提振市場信心。強化部門聯動,加大對散播不實言論、惡意唱衰等行為打擊力度,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三、關聯政策保障

  (一)穩定住宅用地供應。根據住房需求和人口規模確定住宅供應規模、結構和時序,滿足多層次多樣化需求;實行“供需聯動”供地機制,在住房庫存高壓區域減少供地,銷售熱點區域增加土地儲備、供應。按照自然資源部《關于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收回收購存量閑置土地的通知》規定,充分利用土地儲備專項債券資金收回收購企業無力或無意愿繼續開發的存量閑置土地。加大力度盤活存量和閑置低效建設用地及存量房屋,多渠道保障城鎮住房困難工薪群體剛性住房需求。

  (二)落實金融支持政策。按照《金融監管總局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推動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白名單”項目擴圍增效的通知》要求,重點做好項目問題修復,持續擴大“白名單”項目覆蓋范圍,更加精準支持房地產項目融資需求。持續落實房產新政,支持繳存人租購保障性住房,保障青年人、新市民剛性住房需求。優化住房套數認定標準,提高多子女家庭貸款額度,減輕改善型住房壓力。支持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更好解決居民住房問題。

  (三)加大財稅支持力度。通過加大對上爭取及統籌資源的力度,引導和撬動企業、社會等加大投入,形成多元投入格局。落實好保障性住房稅收優惠和差別化的住房稅收政策,支持合理的自住需求。

審核: 何濤   責任編輯: 馬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