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區多維融合開展青少年法治與青春期教育

www.xghelper.cn     發布時間:2025-07-02     來源:西區教育和體育局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攀枝花市西區立足青少年成長關鍵期,以法治教育為盾、心理健康為基、兩性教育為翼,構建“部門協同、精準滴灌、沉浸體驗”的青春期特色教育機制,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筑起堅實的法治與社會屏障。

  一、部門協同發力,織密綜合防護網

  西區創新建立跨部門協作機制,形成教育主導、司法支撐、社會聯動的“大保護”格局。一是教育統籌引領。區教育和體育局制定《青春期兩性教育法治宣傳工作安排》,系統性規劃全年活動,通過20余場專題教育活動,構建貫穿學年、覆蓋多維的長效機制,形成持續浸潤。二是法檢專業賦能。區法院“青青西法”組織開展“法治奇妙日”系列活動,精準對接需求;區檢察院“蘇鐵花工作室”舉辦“檢察開放日”,提供沉浸式法治體驗。法檢雙方深度參與模擬法庭、案例解析等校園法治實踐。三是社會力量聚合。區委社工部、婦聯、團區委共同參加未成年人保護座談會,共商家庭教育指導、困境兒童幫扶、心理健康支持等議題,推動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司法“六大保護”協同落地。這種“教體搭臺、法檢唱戲、社會共鳴”的模式,打破了職能壁壘,實現資源互補,為青少年教育注入強勁合力。

  二、精準分層教育,回應成長需求鏈

  針對不同年齡段、性別的認知特點與需求,打造“分齡式+分類別”精準教育模式。一是學段精準分層。區法院為幼兒園設計“防猥褻防拐賣”人偶劇;為小學生定制“防欺凌防詐騙”課堂;組織中學生旁聽真實庭審,實現法治教育與認知水平精準匹配。二是性別分類引導。依托“健康副校長”機制,開設女生專場(生理變化、安全防護)與男生專場(健康管理、責任擔當),由西區各社區醫院專業醫師授課,解決青春期性別差異化困惑。三是需求導向定制。區法院通過線上問卷精準調研普法需求;座談會上教師代表直接反饋校園安全、網絡治理等痛點,使教育內容直擊現實問題。從幼兒到高中生,從生理到心理,以“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精準思維,讓1.2萬學生真正獲益。

  三、沉浸互動體驗,開辟教育新路徑

  突破傳統說教,通過場景化、互動式體驗讓抽象知識具象化。一是模擬實踐悟法威。組織150名學生代表參與模擬法庭,扮演法官、檢察官等角色,在還原性侵、拐騙案件審理中感受程序正義,學生們走進檢察院榮譽室、服務中心,近距離感知司法權威。二是創意互動強認知。區檢察院“書寫自我保護能量盾”活動,將法律知識轉化為可觸摸的能量;區法院組織的情景劇普法,讓防拐騙知識在劇情演繹中深入人心。三是科技賦能拓陣地。區教育和體育局開展“世界衛生日”青春期教育網上答題;區法院連續10天推送保護案例、普法視頻,打造“指尖學法”云課堂,突破時空限制,覆蓋3萬余名師生和家長。當學生們寫下自護誓言、敲響法槌、觀看自己參與的模擬庭審,法治精神已悄然融入血脈。

  下一步,西區還將聚焦開學第一課、一月一主題活動,在青少年法治教育、心靈守護與兩性關懷中開辟教育新路徑,構建多維融合教育長效鏈。

發布:劉清瑞

審核: 唐凌   責任編輯: 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