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農業農村局 關于轉發《關于做好2025年高素質農民培育 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www.xghelper.cn     發布時間:2025-07-21     來源:攀枝花市農業農村局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各縣(區)農業農村(農業農村和交通水利、農業農村和交通運輸)局:

  

       根據四川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做好2025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的通知》,為做好攀枝花市2025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現將《通知》轉發你們,請各縣(區)結合工作實際,抓好貫徹落實,相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總體思路

  為貫徹2025年中央、省委、市委一號文件和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結合共同富裕試驗區建設,持續壯大鄉村人才隊伍,推動實現農民農村共同富裕、農民收入穩步提升。

  二、目標任務

  聚焦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和文明鄉風建設等人才需求,堅持需求導向、產業主線、質量優先、全程培育,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工程,任務共計473人。圍繞糧油和重要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提升工程、新產業新業態帶頭人培育工程、文明鄉風建設素質素養提升工程培育高素質農民398人,其中東區49人、西區49人、仁和區100人、米易縣100人、鹽邊縣100人;圍繞農機手技能提升、新型經營主體數字化技能應用能力提升和鄉土文化能人開設專題班培育75人,其中市本級45人、西區30人。

  三、工作要求

  各縣(區)應嚴格按照《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管理工作規程(試行)》(以下簡稱《規程》)和《高素質農民培育規范(修訂)》(以下簡稱《規范》)要求抓好項目組織實施工作,確保參訓農民滿意度達到90%以上。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縣(區)要把高素質農民培育納入我市共同富裕試驗區建設和鄉村振興統籌布局,嚴格按照制定實施方案、分解培育任務、遴選培育機構、簽訂培育協議、指導任務實施、開展質量監管和總結評價的程序開展培育工作,配合做好省級鄉土文化能人專題班學員選送。加強學習《規程》和《規范》,提升培育工作隊伍的組織管理水平和業務工作能力。按文件要求,編制實施方案,報市級審核備案,報廳家庭農場發展處。

  (二)提升培育質量。

  1.擇優遴選培育機構。各縣(區)要堅持競爭擇優原則遴選培育機構,鼓勵選擇優質公益性培育機構連續穩定承擔培育任務,對承擔上一年度培育任務并高質高效完成的培育機構可優先選用。根據《四川省財政廳〈關于印發四川省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標準(2024年版)〉的通知》(川財規〔2023〕9號),項目資金在30萬元以上的項目縣要通過政府集中采購確定培訓機構,同時應將《規范》有關培育機構條件的內容納入招標條件。

  2.科學制定培訓計劃。各縣(區)要嚴格審核培訓計劃,包括培育主題、課程、學時、對象、形式、師資、教材、經費支出計劃和預期效果等內容,明確班級管理相關要求。指導承訓機構做好培育對象遴選、課堂教學(包含線上線下培訓)實踐教學、觀摩交流、跟蹤服務等各個培育環節。原則上每個培訓班人數不超過70人,以實踐教學為主的,每班不超過50人。由于交通不便、培育條件不足或培育內容專一性導致培育人數較少的,每班應不少于30人。

  3.建立模塊化課程體系。各縣(區)要綜合考慮農時農事特點和人才培養規律,指導機構合理設計綜合素養課、專業技能課、能力拓展課三類課程。根據培育主題實際需要確定培訓班總學時,原則上不少于40個學時。綜合素養課學時不低于總學時數的10%;專業技能課學時數應不低于總學時數的70%,其中,采取實踐教學的比例不低于專業技能課學時數的50%;能力拓展課學時數應不高于總學時數的20%。全部專業技能課程結束后應進行課程考核。

  4.不斷優化培育資源。各縣(區)要嚴審綜合素養課教材和師資,針對農民學習特點設置課程,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共同富裕精神,普及黨的“三農”路線、方針、政策,選用規范、先進、實用的培育教材。嚴格落實行政主管部門“開班第一課”,從農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共富點位中選用實踐教學師資。鼓勵聘請農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管理人員等“土專家”以及實操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技術能手講授實踐課程。

  (三)強化全程監管。

  1.落實主體責任。各縣(區)農業農村部門要切實擔負起項目實施和資金管理主責及監督責任,嚴控違規違紀與廉政風險,指導督促承訓機構落實安全首要責任制,杜絕安全事故。市級將按照各項目縣(區)實施方案,做好項目實施過程指導督促,全覆蓋抽查本年度所有項目縣(區)培訓工作,確保項目執行進度,持續提升培育質量。

  2.規范資金使用。按照“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擠占、截留、挪用或擅自改變用途。應當按照相關規定和合同、協議約定的用途使用培育資金,不得列支招投標費用、審計費用和第三方評估費用等,不得給培育對象發放補助,防范騙取套取財政支農資金風險。

  3.做好檔案收集。各項目縣(區)要指導培育機構做好培育檔案信息管理, 將開班計劃、培育對象信息、課程、師資、跟蹤服務情況全部錄入農民教育培訓信息管理系統,及時更新相關培育、課程考核和結業證書頒發情況。將開班計劃、培育對象信息、課程及考核結果記錄、資金支出票據復印件、結業證書發放情況和其他必要培育信息整理歸檔,培育檔案至少保存5年。

  (四)做好宣傳推廣。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立足攀枝花特色農業及發展需求,充分利用社交媒體平臺開展高素質農民工作宣傳,提升政策知曉度和農民參訓積極性。選送各縣(區)優秀學員參與農業經理人“百千萬”培養計劃,及時總結提煉高素質農民培育的有效經驗、典型模式和成功路徑,通過多渠道進行宣傳推廣,促進互學互鑒。

  請各縣(區)于2025年7月22日前將年度項目實施方案,以正式文件報送市農業農村局備案,12月10日前將年度工作總結報送市農業農村局家庭農場與新經濟組織科。

  附件:附件:四川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做好2025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的通知.pdf

  

                    攀枝花市農業農村局   

        2025年7月17日   

  (聯系人:石林,聯系電話:3351700)

 

審核: 張津銘   責任編輯: 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