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子以藝術之筆繪就鄉村振興與文旅融合新畫卷 “山川有跡,共攀共行”主題展覽開展

www.xghelper.cn     發布時間:2025-08-05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圖為展覽現場。

  近日,在鹽邊縣金芋健現代農業產業園內,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員指導、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赴四川鹽邊支隊策劃的“山川有跡,共攀共行”主題 展覽正式開展,為鹽邊縣的鄉村振興畫卷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同時也為攀枝花推進文化旅游康養深度融合發展提供了鮮活的實踐樣本。

  展覽通過巨幅拼貼長卷、非遺活化裝置、產業創意模型等多元形式,系統呈現了清華學子兩年間在鹽邊縣文化振興與產業賦能領域的實踐成果,吸引不少當地居民、企業代表及游客到場觀展。

  “非常感謝清華學子用這種喜聞樂見的方式展現鹽邊的大美風光和風土人情。”游客郭慧霞表示,參觀展覽后加深了自己對鹽邊民俗文化的認知,也更加期待鹽邊縣農文旅產業今后的發展。

  據了解,本次展覽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員擔任學術指導,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赴四川鹽邊支隊全體成員歷時3個月策劃完成。展覽將持續到8月10日,以 “回望——凝視——生長——接力”為內涵,通過“溯流”“守藝”“富域”“鹽續”四大篇章,構建起一條從歷史記憶到未來圖景的敘事長廊。

  “我們希望用藝術語言打破學術壁壘,讓鄉村振興的實踐成果可觸可感。”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赴四川鹽邊支隊副支隊長張蘊之表示,展覽中90%的展品源自清華學子在鹽邊縣的田野調查,通過“物件+數據+故事”的立體呈現,解碼共同富裕的微觀密碼。

  鄉村振興需要匯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赴四川鹽邊支隊支隊長傅子聰表示,未來將深化與鹽邊的校地合作,充分發揮清華大學的學科優勢和人 才資源,把展覽打造成可持續的鄉村振興成果展示平臺,從而吸引更多的青年才俊關注鄉村、投身鄉村,讓更多青年智慧在田間地頭落地生根,為鹽邊縣的鄉村振興 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清華學子的實踐為鹽邊縣乃至攀枝花的文旅康養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嶄新的思路和有益的借鑒,通過藝術展覽的形式,挖掘和展示了鹽邊縣的自然生態之美和地方特色人文之韻,將文化、旅游、康養等元素有機結合,提升了產業的文化內涵和吸引力。(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薛琪艦 梁波 文/圖)

審核: 鄭淇夫   責任編輯: 伍家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