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之花在校園絢爛綻放

——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學校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青少年基礎

www.xghelper.cn     發布時間:2025-08-08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構建和諧校園文化。近年來,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學校獲得諸多榮譽,其中兩項是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學校、四川省民族地區“9+3”免費教育計劃工作先進集體。

  市建筑工程學校堅持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貫穿于學校工作各個環節,讓民族團結意識植根心中,用真情澆灌民族團結之花,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青少年基礎。

  聚焦黨建領航

  鑄牢民族團結主線

  市建筑工程學校始終秉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精心打造“跟黨走,俱歡顏”黨建品牌,凝練出“榴籽匠心、和美與共”的創建主題,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全方位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

  多年來,學校培育各族優秀畢業生達4萬余名,以實際行動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貢獻了職教力量。其中,該校的“9+3”專題宣傳報道《上下同心 不負使命》被四川省教育廳收錄進《十年“9+3” 一路民族情》專題報道之中。

  堅持立德樹人

  厚植民族團結根基

  學校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全面推行各民族學生混班教學、混合住宿、共同用餐的模式,并大力推廣普通話。通過開展黨日團日、隊課、班會、國旗下講話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廣泛深入地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教育活動,積極引導各民族學生樹立“四個與共”理念,堅定“五個認同”。

  2020年,該校主編了四川省《中職生入學教育》教材中的“民族團結一家親”內容,該教材作為全省統編教材投入使用。

  深化互助協作

  構建民族團結友誼

  學校與涼山州開展教育幫扶互助工作,先后選派6名教師前往民族地區支教,助力民族地區學生鞏固學業基礎。同時,邀請7名民族地區教師到校參與民族地區“9+3”免費教育計劃學生的管理工作,不斷提升辦學質量。

  學校還與木里縣教體科局簽訂普職融通聯合辦學協議,從而實現與民族地區學生“同讀一本書”“同唱一首歌”“同上一堂課”,為提高民族地區教育水平注入新的活力。

  注重平臺建設

  奏響民族團結樂章

  學校持續推進社團納新、節目展演、風采展示等活動,推動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鑒、相互欣賞、創新發展。學校還積極組織開展趣味體育比賽、拔河活動、漢字聽寫大賽、“我們的節日”等系列活動,促進各族青少年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彰顯“花城一家親”的人文氛圍。(安瓊 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彭春梅)

審核: 鄭淇夫   責任編輯: 伍家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