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
講好民族團結進步動人故事
www.xghelper.cn 發布時間:2025-08-18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作為全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基地,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強化“內講外宣”,夯實民族團結“育人牽引力”;打造“社教品牌”,增強民族團結“育人影響力”;聚焦“精神共富”,形成民族團結“育人聯動力”。
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館藏文物2萬余件(套),是國內面積最大、展陳最全、藏品最豐富的三線主題類博物館。博物館以“銘刻崢嶸歲月,熔鑄歷史豐碑”三線建設為主題,全面展示和反映了三線建設的歷史全貌。
2022年12月,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被省民族宗教委命名為“四川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基地”。
強化“內講外宣”
夯實民族團結“育人牽引力”
統計顯示,自2015年3月3日開館至今,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已接待各族游客320萬人次,講解3萬余場。
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依托深厚的三線建設歷史文化底蘊,廣泛深入開展“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三線建設誕生的偉大精神”主題宣講活動,不僅走進全市各單位、學校、企業開展宣講,還走進全省各高校、國家圖書館、民族地區開展“微黨課+專家講座+紅色故事”特色宣講,在全國范圍內廣泛宣傳三線建設歷史,傳承弘揚三線精神。
打造“社教品牌”
增強民族團結“育人影響力”
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不僅是“四川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基地”,還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
近年來,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深入實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每年接待來自云南、貴州、新疆、西藏等地的青少年超10萬人。博物館與14所學校及各大社會研學機構合作,建立館校合作機制,利用傳統節日、紀念日開展“三線文化周”“5·18國際博物館日”“民族團結手拉手 同心共筑中國夢”“小小講解員”等活動。依托三線建設紅色文化資源,用好歷史這本教科書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將各族同胞在三線熱土上“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歷史故事講得入耳入腦入心,引導各族青少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聚焦“精神共富”
形成民族團結“育人聯動力”
走進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仿佛穿越時空,重返半個多世紀前那段充滿艱辛與團結奮斗的崢嶸歲月。
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長期致力于開展幫扶、拓寬群體、創新形式促進全市人民精神共富,與鹽邊縣北部民族地區等結成對口幫扶,長期開展文化下鄉、科普宣傳、志愿服務、研學實踐等活動,多措并舉推進文化、智力幫扶工作,幫助孩子們走出大山,志存高遠、報效祖國;拓展“火·花營地”、“三線時光”、室外軍工文物廣場等文旅融合項目,以沉浸式、多樣化的方式,進一步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通過三線精神培根鑄魂,厚植家國情懷,促進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團結統一,共同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安瓊 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彭春梅)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00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