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光影融匯萬千氣象

www.xghelper.cn     發布時間:2025-09-16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9月8日,優酷一部刑偵懸疑劇《黑夜告白》預告片發布,不到一周時間,預約觀看人數達59.6萬。該劇大量外景拍攝均選址攀枝花,制片人蔣云透露,選景攀枝花,正是看中這里明媚陽光帶來的暖黃色調、依山傍水的高低錯落城景,視覺層次豐富,年代感撲面而來,必將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視聽體驗。

  與此同時,在攀枝花取景拍攝的電視劇《駐站》傳來好消息,主演郭京飛憑借其在該劇中的出色表現,榮獲第二屆金熊貓獎(電視劇單元)最佳男主角獎提名。

  時間再往前追溯,《遠古的傳說》《火紅年華》《兔子暴力》等多部熱播影視作品也曾在攀枝花取景。這些題材豐富的影視作品,猶如一只只彩蝶,被攀枝花的時代精神、人文之美、自然之美、城市之美吸引而來,又將攀枝花之美傳播到更遠、更廣闊的地方,形成雙向賦能。

  自然與人文的“二重奏”

  攀枝花年均日照2700多小時,沒有霧霾,被譽為“天然攝影棚”。城市建筑依山勢而建,層次分明,無需額外布景就自帶影視畫面感。更重要的是,我市兼具三線建設的歷史底蘊和康養旅游的現代氣息,為影視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敘事空間。

  8月26日,“跟著影視游四川暨拍在四川 走進攀枝花”推介活動開啟首日實地采風。來自全國影視界、文旅界的百余位嘉賓深入東華山山地體育公園等特色點位,用鏡頭視角發掘這座“陽光花果城”的影視創作潛力。在陽光大梯道商業街區,中國視協演員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謝鵬直言:“這里的立體感和生活氣息,無論是愛情生活劇還是年代劇,都能找到適配場景。”

  電視劇《駐站》導演劉雪松為了還原“一人、一狗、一座山、一小站”的故事,帶領團隊跑遍云貴川多地,最終被攀枝花的“山巒、江水、藍天、白云”所吸引。在攀枝花取景期間,攝制組分別前往仁和區拉鲊火車站、鹽邊縣紅格鎮聯合村等地拍攝,力求將真實的攀枝花呈現在觀眾眼前。

  影視與城市的“雙向賦能”

  今年1月,隨著電視劇《駐站》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攀枝花迎來了新一輪旅游熱潮。春節期間,“《駐站》在攀枝花取景的原因找到了”“攀枝花真實《駐站》故事”等詞條登上熱搜榜單。本地市民踴躍前去打卡,外地游客也紛紛前來體驗,形成了電視劇熱播效應與文旅的深度融合。

  影視作品選擇攀枝花,是看中我市獨特氣質;而影視作品的熱播,又為這座城市帶來知名度和經濟效益。這種雙向賦能,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

  據市文廣旅局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全市24家A級景區接待游客111.63萬人次,同比增長19.77%。《駐站》劇中原型地——金江火車站、拉鲊等地成為游客打卡熱點。“我是攀枝花人,看了《駐站》覺得很有感觸,生活的本真經過藝術加工之后,看起來酣暢淋漓。”市民劉勇說。從山西專程開車來到攀枝花的游客李崇明表示:“去打卡了金江火車站和拉鲊村,還去吃了羊肉米線,看到攀枝花傲立枝頭,一切都特別美好。”

  近日,電視劇《火紅年華》在央視重播。該劇在4年前首播時便引發熱議,成為一部“年代大劇”,榮獲四川省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四川省2021年度文藝精品獎勵項目等殊榮。拍攝結束后,西區高家坪被完整保留,轉型為影視拍攝基地,如今已成為年輕人爭相打卡的旅拍地標。

  更深遠的影響在于文化認同。《火紅年華》讓年輕觀眾為三線建設者的赤誠動容。劇中場景如高家坪、蘭尖鐵礦、攀枝花開發建設紀念館,不僅是故事背景,更成為歷史教育的活教材。通過熒屏,攀枝花的精神內核——從三線精神到“新時代攀枝花精神”,為更多的人所熟知。

  從“鋼城”到“影城”的轉型

  攀枝花的“出圈”,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一座工業城市主動尋求轉型的積極探索。過去,攀枝花以工業示人。如今,我市抓住影視文旅融合的機遇,將工業遺產轉化為文化資源。高家坪從水泥廠生活區變為影視基地,蘭尖鐵礦成為“重走礦山路”的打卡點,攀枝花開發建設紀念館被賦予愛國主義教育功能……這些舉措,既保留了城市記憶,又激活了旅游經濟。

  更重要的是,通過影視作品,我市完成了城市形象的重塑。從“鋼鐵硬漢”到“陽光花城”,從“工業重鎮”到“康養勝地”,公眾認知的轉變,離不開影視作品傳播的潛移默化。

  一座城市的價值,不僅在于它有什么,更在于它能夠成為什么。攀枝花通過影視這條路徑,展示了一種新的可能性:工業城市也可以成為文化高地,鋼鐵之城也可以綻放藝術之花。

  這或許就是文化的力量——它讓一座城市超越了地理的界限,成為了人們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攀枝花與影視的故事,才剛剛開始。當你下次在銀幕或者熒屏上看到攀枝花時,不妨仔細品一品——那不僅僅是風景,更是一座城市萬千氣象的靜靜訴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晏潔)

審核: 吳禹涵   責任編輯: 伍家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