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栗香飄滿山 白拉古村迎豐收

——仁和區平地鎮舉辦古樹板栗采摘活動

www.xghelper.cn     發布時間:2025-09-22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小朋友在板栗林享受收獲的樂趣。 (仁和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秋風送爽,栗果飄香。9月20日,仁和區平地鎮白拉古村糯巴溝古樹公園內迎來一場以“白娜姑栗險記”為主題的金秋板栗豐收采摘活動。這片擁有800余年歷史的古栗樹群,向游客展現了千年農耕文明與現代鄉村旅游融合發展的生動畫面。

  清晨的陽光灑向連綿的栗林,沉甸甸的栗蓬綴滿枝頭。上午10點,伴隨著彝家兒女悠揚的迎客調,游客們與身著民族盛裝的村民攜手步入古栗園。

  在娛樂區,游客們以竹竿輕敲,栗蓬應聲而落;彎腰拾取,笑聲漫山回蕩。游客劉招君趁著周末帶孩子來體驗采摘板栗,她說:“孩子平時很少有這樣的體驗機會,能和同學一起親近自然、感受農耕生活,非常有意義。”

  在板栗美食制作區,白拉古村村民毛建眉現場展示傳統板栗糕的制作工藝:“我們選用新鮮采摘的板栗,剝殼蒸熟后磨成粉,加入蜂蜜拌勻,再用模具壓制成型,這樣做出來的板栗糕口感細膩、香味濃郁。”板栗糕和糖炒板栗的甜香與板栗奶茶的濃香交織彌漫。中午的板栗宴上,還有板栗糍粑、板栗雞等特色美食讓游客在勞動之余盡享舌尖上的秋日風味。游客何振興對活動贊不絕口:“今天打板栗的體驗非常愉快,中午的板栗宴也很有特色,菜肴中保留了板栗的清香,令人印象深刻。”

  本次活動通過“農業+文化+旅游”的融合發展模式,有效延伸了板栗產業鏈,為當地村民拓寬了增收新渠道。這片孕育希望的板栗林,是平地鎮板栗產業蓬勃發展的縮影。目前,全鎮板栗種植面積達2.3萬畝,其中掛果2萬畝。通過推廣無人機統防統治等科技手段,板栗蟲果率降至5%以下,畝產提升至800斤,年總產量達8000噸,預計實現總收入6000余萬元。

  更令人欣喜的是,板栗產業的文化內涵正在被深度挖掘。依托樹齡逾810年的“西南栗祖”及古樹群,鎮上爭取資金201.2萬元實施古樹種資源保護與修復項目,建成板栗古樹群公園,新增游客步道400米,動態植入標識標牌,新增一級古樹2株、三級古樹6株。同時,深入挖掘徐霞客途經白拉古村“萬畝栗林”的歷史,開發古樹生態、民族技藝、農耕體驗三大研學課程體系,推動農業與文旅深度融合。

  “這是我們祖祖輩輩守護的綠色財富。”白拉古村工作人員吳玲玲撫摸著粗壯的樹干介紹說,“這片古樹群不僅是攀枝花市首個古樹保護群,更記錄著彝族同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智慧。我們正努力讓古樹資源活起來、讓鄉村旅游火起來。通過深度挖掘板栗文化內涵,打造獨具特色的農事體驗活動,既保護了古樹資源,又帶動了村民致富,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李媛 車東洪)

審核: 江瀟   責任編輯: 楊正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