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視劇《火紅年華》到網絡電影《少年黃大年》——西區以影視賦能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www.xghelper.cn 發布時間:2025-09-22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基地開展研學活動。
8月12日至26日,網絡電影《少年黃大年》的拍攝在攀枝花市西區高家坪片區進行,讓這一方曾因電視劇《火紅年華》而煥發新生的三線建設舊址,再次成為鏡頭聚焦的熱土。
光影交匯中,奮斗不息的故事在流傳。近年來,西區以影視為紐帶,深挖三線文化、生態資源與民族風情,通過影視IP賦能、場景再造、業態融合,將三線建設的紅色記憶轉化為沉浸式文旅體驗,探索出一條“影視賦能、文化鑄魂、產業聯動”的融合發展之路。
“我們選擇拍攝場景時了解到,西區高家坪片區是《火紅年華》電視劇224場戲的核心取景地,基地完整保留了三線建設時期的會議室、食堂、理發店等場景,有年代感,也非常符合我們電影造景的需求。”《少年黃大年》欄目組制片人程蘭欽說。
翻看歷史,西區作為攀枝花三線建設的核心區域,曾誕生全市第一座廠礦和商場,遺留了大量工業遺存。
電視劇《火紅年華》以十九冶、攀鋼等企業為原型,講述1965年起建設者在弄弄坪“住席棚、汗洗臉”的奮斗史詩,播出后好評如潮,形成了一波追劇熱。
劇組拍攝后,西區對高家坪片區進行了搶救性保護,深度挖掘三線文化,講好三線故事。完整保留指揮部、食堂等場景,并開發“干打壘”“創業飯”等體驗項目,讓游客推獨輪車、過獨木橋,體味建設艱辛,讓他們“穿越”回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
“席棚指揮部里還原的每一處細節,都讓我想起父輩們‘不想爹不想媽,不出鐵不回家’的豪邁!”市民李建在參觀完火紅年華研學旅游基地后道出了影視IP的感染力。
這一轉型使原本計劃拆除的棚改區逆襲為網紅打卡地。
西區文廣旅局副局長唐蓉說,2025年以來,火紅年華研學旅游基地累計接待各類團隊159個約2.35萬人次、散客約2.82萬人次,帶動旅游消費630多萬元。而網絡電影《少年黃大年》則進一步豐富了基地的青春敘事,形成“歷史+當代”的雙IP聯動。
如今,隨著《少年黃大年》在火紅年華研學旅游基地的取景,進一步延伸了影視IP鏈條。
唐蓉進一步介紹到,西區將研學文創、商業綜合與三線文化體驗結合,推出深度研學游等,并在保留高家坪歷史街巷肌理和老舊建筑的基礎上,激活三線建設工業文化遺存,打造接待落客區、三線特色商業街區、三線文化主題研學區、休閑觀光區4大區域、25個點位。先后掛牌“艱苦奮斗教育基地”“四川省首批研學旅游基地品質提升試點單位”等,成為四川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標桿。
西區的文旅融合不僅停留在場景復刻上,更注重精神內核的挖掘與傳播。在西區,游客可沉浸式感受那段火紅年華的歲月,可參與“背水小道”徒步體驗,可漫步“初心園”聆聽老一輩建設者的故事,也可在“時光書屋”里翻閱建設者的筆記,從旁觀者變為傳承者。
從電視劇《火紅年華》到網絡電影《少年黃大年》,西區以“三線精神”為魂,以影視作品為橋,讓三線建設遺跡煥發新生。在這里,大時代的壯闊與小人物的奮斗交織,歷史的回響與未來的憧憬共鳴,書寫著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火紅年華”新篇章。
西區區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說,隨著攀枝花蘇鐵自然遺產保護展示區、“水墨金沙”二期等項目的推進,這片土地定將綻放出更加迷人的“陽光花果城 康養攀枝花”的獨特魅力。(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周越 特約通訊員 楊茜 文麗云 文/圖)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00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