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鹽高速正式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建成后,攀枝花市區到鹽源縣車程將由5小時縮短至2小時左右

www.xghelper.cn     發布時間:2025-09-29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9月28日,國家“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和2025年四川省重點新開工項目——攀枝花至鹽源高速公路項目正式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攀西地區交通網格局迎來重大升級。

  攀鹽高速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網布局規劃(2022—2035年)》中13條縱線之一“班瑪經色達至攀枝花高速公路”重要組成路段,也是G4216麗江至攀枝花、G7611西昌至香格里拉兩條國家高速公路的聯絡線,由蜀道集團投建,項目概算總投資約343.4億元,預計建設工期6年。

  該項目起于涼山州鹽源縣棉椏鎮,設樞紐互通接在建的G7611西昌至香格里拉高速公路,向南經鹽源縣,攀枝花市鹽邊縣、仁和區、西區,止于仁和區太平鄉,接已建的G4216麗江至攀枝花高速公路。項目路線全長約131.3公里,其中攀枝花境內約86.3公里、涼山州境內約45公里。全線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80公里,全線共設橋梁67座、隧道20座、互通式立交10處,橋隧比約80%。

  “攀鹽高速公路項目地處橫斷山脈東北緣,沿線穿越高山峽谷、斷裂帶和生態敏感區,地形地質條件極其復雜。”攀鹽高速施工籌備組副組長嚴家梁介紹,“針對攀鹽高速公路施工難度高、施工難點多,我們從施工單位選擇開始就統籌安排,優化施工圖紙和組織設計,多點位、全方面進行項目難點的研判并深入研討解決方案,確保高質量完成建設。”

  該項目的核心控制性工程為“一橋兩隧三互通”:“一橋”是半邊街金沙江特大橋,全橋長約534米,建成后將成為國內同類型主跨變寬幅度最大的高速公路斜拉橋;“兩隧”分別是全長約14.5公里的同德隧道和全長約12公里的格薩拉隧道,同德隧道建成后將成為世界最長單坡高速公路隧道,格薩拉隧道建成后將成為世界進出口高差最大的高速公路隧道;“三互通”則包括格薩拉互通、箐河互通以及結構復雜的半邊街樞紐——金沙江特大橋——格里坪復合互通。

  攀鹽高速公路作為連接攀西經濟區與川西北生態示范區的關鍵紐帶,建成后將實現與西香高速、蓉麗高速、攀大高速、G5京昆高速等4條區域交通動脈的有機銜接,徹底改變攀枝花北部地區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攀鹽高速建成后,將形成‘兩環六射’的高速路網,有利于攀枝花市深度融入大香格里拉旅游環線,更好地促進攀西地區戰略資源創新開發利用。”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秦帆表示。

  項目建成后,以半邊街為起點,半小時可到漁門,一小時到格薩拉,攀枝花市區到鹽源縣車程將由原來的5小時縮短至2小時左右,沿線各族群眾出行將更加便捷,兩地資源流動將更加高效。“沿線特色農產品、礦產資源、風光清潔能源及文旅資源豐富。‘十五五’期間,我們將進一步攜手涼山,一體化推進沿線資源創新開發與產業發展,將‘交通通道’變為‘產業走廊’。一方面,用好存量,讓‘藏在深閨人未識’的農特產品、礦產能源和旅游資源‘亮’出來、‘活’起來;另一方面,創造增量,通過改善區位條件、吸引新增投資、催生物流文旅等新業態,為攀西經濟區注入新動能。”談及未來發展,市鐵路和機場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唐高見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張建玲 莫貫 李瑋)

審核: 江瀟   責任編輯: 楊正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