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攀鋼鋼鐵勇士隊主場1∶1戰平樂山味道非常隊
追“球”40載:運動不止 生生不息

www.xghelper.cn     發布時間:2025-11-03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深秋的冷雨,澆不熄一座鋼鐵之城的熱血。

  11月2日晚,“川超”第七輪攀枝花主場迎戰樂山,攀枝花攀鋼鋼鐵勇士隊在雨中奔跑、拼搶、防守,最終以1:1戰平對手。

  看臺上,“攀枝花,雄起!”的吶喊穿透雨幕,與場上的每一次觸球、每一滴汗水共振。

  攀枝花,這座城市與足球之間延續40年的精神接力,從未因風雨而止步。

  車間萌芽

  攀枝花足球的根,深植于因鋼鐵而生的城市血脈。

  1985年,在攀鋼、攀煤等大型企業的廠區,別開生面的“車間足球賽”悄然開啟。沒有專業草坪,工人們就用粉筆在水泥地上畫出中線;沒有標準球門,扳手和鋼管搭起的簡易球門同樣承載激情。

  “那時候哪有什么專業場地,但大家跑起來特別帶勁。咱們是煉鋼的,踢球也要有股鋼勁。”一位經歷過那段歲月的老工人回憶道。

  就是這份純粹的熱愛,讓足球在廠區里慢慢傳開。工裝與球鞋的碰撞,點燃職工的運動熱情,更在攀枝花這片熱土上,種下堅韌、協作、永不言棄的體育基因。

  1995年前后,希望、華興、橄欖樹、國泰等民間球隊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足球從職工娛樂逐漸融入城市文化肌理。

  轉折發生在2006年。那一年,攀枝花恒鼎隊一舉奪得四川省第十屆運動會男子足球賽冠軍,實現從“車間足球”到“城市榮耀”的華麗蝶變。老隊員文虹宇感慨:“足球曾是工人下班后的快樂,后來,成為了城市的驕傲。”

  校園接力

  “川超”的到來,為攀枝花足球注入新的活力與希望。

  在米易縣撒蓮鎮中心學校的綠茵場上,一群皮膚黝黑、眼眸明亮的彝族孩子在全力奔跑。傳球、搶斷、射門……他們的每一聲吶喊都與大山共振,每一滴汗水都在澆灌夢想。

  這支2017年建隊時僅14人的隊伍,如今已發展為5支梯隊、64名隊員的規模。從田間地頭起步,他們一步步踢進省級賽場,斬獲省“貢嘎杯”三等獎、市冠軍、縣冠軍等多項榮譽。

  “攀枝花人能在山里建工廠,我們也能在場上踢好球。”隊員且沙沙美的聲音清亮而堅定。隊友阿火出日緊接著說:“‘川超’賽場很大,我們一直對攀枝花球隊充滿信心,雄起。”

  球隊教練劉俊呈深有感觸地說:“‘川超’如一束光,照亮前路,也讓拼搏精神在孩子們心中深深扎根。”

  攀枝花持續加大校園足球投入。2025—2026年校園足球聯賽規程已正式發布,將覆蓋全市33所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逐步構建起從班級、學校到市級的完整競賽體系。

  運動之城

  攀枝花的體育基因,早已超越足球,融入城市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每天清晨,攀枝花阿署達體育公園迎來一天中最生動的風景。足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同時開放,65歲的退休職工趙大爺邊活動筋骨邊說:“攀枝花的陽光最懂運動人,我每天在這兒打會球,渾身舒坦。”

  攀枝花被譽為“競訓天堂”,全年適宜戶外運動超300天。今年10月,四川省拳擊、棒球、壘球及殘疾人坐式排球隊4支隊伍共128人,在鹽邊縣紅格訓練基地全力備戰。四川省棒球隊領隊、教練陳坤表示:“我們每年都來,充足的陽光、獨特的氣候,對運動員心肺功能和肌肉恢復幫助很大。”

  目前,全市擁有各級各類體育場地3734個、國家登山健身步道407公里,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93平方米。2024年,由攀枝花培養輸送的運動員在世界和全國大賽中斬獲11金2銀5銅的優異成績。

  攀枝花,運動之城的薪火,傳承不止,生生不息。  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江瀟 莫貫

審核: 肖揚   責任編輯: 楊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