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商務局2024年工作總結和2025年工作安排
www.xghelper.cn 發布時間:2025-02-21 來源:攀枝花市商務局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一、2024年主要工作
(一)指標完成情況
1.服務業增加值。2024年,我市服務業增加值實現502.96億元,增速6.8%,分別高全國、全省1.8、0.5個百分點,增速排位第12位。
2.社消零。2024年,攀枝花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5.0億元,同比增長6.0%,增速分別高于全國(3.5%)、全省(4.2%)2.5個、1.8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七位,連續十個月保持全省第一方陣。
3.貨物進出口。2024年,我市實現貨物進出口總額29.86億元,排15位;同比下降45.4%,排18位。
(二)開展的主要工作
1.扎實開展“大抓落實年”工作。統籌推進服務業向好發展。印發《2024年全力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助力共同富裕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落實《攀枝花市支持服務業發展若干政策》,兌付獎補資金746.83萬元,涉及292戶企業和社會組織。充分利用“五經普”成果,建立100戶重點入庫培育清單和467戶達標未納統企業清單“兩張”清單。截至10月,我市新增規(限)上服務業企業55戶,預計全年新增規(限)上服務業企業83戶以上。聚焦關鍵抓項目。以“指揮部+清單制”抓好項目工作,今年新開工和續建項目122個,預計總投資371.1億元,年內完成投資58.15億元;加快前期項目45個,預計總投資99.82億元。截至11月初,已向上爭取各類資金5023萬元,是2023年爭取資金量的1.9倍。攀枝花市國際鐵路物流港(一期)項目入選全省100個服務業重大項目,電商集中配送產業園、格里坪樞紐倉儲項目分別獲得專項債資金1000萬元和5000萬元。攀枝花“一帶一路”進出口商品展示消費中心、攀枝花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項目穩步推進。完善機制,用心服務企業。與市委共富辦共同完善“紅黑榜”通報工作機制服務業部分,提高責任部門工作積極性。推行服務業“服務管家”工作機制,建立“1+10+6+N”服務保障體系,對口聯系重點企業,做到每月跟蹤、定期走訪。截至目前,已為中石化、攀鋼設計院等十余戶企業解決問題50余個。
2.加力落實“消費促進年”部署。多點發力推動以舊換新。加碼出臺本市汽車置換更新、購置新車補貼政策,率先在全省上線攀枝花市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小程序。全面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五進”活動,多頻次投放宣傳視頻、發放宣傳資料,各類平臺累計曝光量超100萬人次。舉辦消費品以舊換新“花城行”系列活動100余場次,截至11月上旬,全市汽車、家電以舊換新補貼申請提交量24760件,拉動消費超3.65億元。多元化開展消費促進活動。舉辦攀枝花第二屆花節等特色主題活動365場,刺激拉動消費近22億元;全市累計滾動發放“蜀里安逸”等消費券437.28萬元,拉動消費超2000萬元;搶抓“假日經濟”“考試經濟”,開展促消費專項活動,“太谷特色潮人商業街”入選省級消費新場景項目支持。提檔升級傳統消費。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新增東區學園路等10個試點社區。推出“超市購物+便民食堂”新模式,開展敬老愛老“重陽大禮包”活動。推進支付便利精品商圈打造,完成百盛商圈省級驗收。我市“迷易紅”“百杏”兩個品牌成功入選“四川老字號”。加速電子商務發展。成功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電商平臺,全市年營業額千萬元以上電商企業11戶;盒馬鮮生電商直采櫻桃、枇杷等農特產品2000余萬元;累計開展電商技能培訓50余場,提供崗位近萬個。2024年1—9月,攀枝花實現網絡交易額115.8億元,郵政快遞行業“川貨寄遞”項目寄遞量總計4780萬件。
3.持續拓寬對外開放格局。加強四川南向門戶建設。積極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以常態化開行中老班列為抓手,推動貨物在攀枝花集散,今年截至目前,已開行中老班列28列,運輸貨物近2萬噸,開行班列數和貨運量遠超去年全年。實施外貿渠道拓展行動。積極招引外貿企業,成功引進義烏亞聯貿易公司到攀枝花注冊,已實現進口2000余萬元。推動芒果出口沙特、農資出口老撾和泰國;組織企業赴柬埔寨、老撾開展經貿合作交流活動,簽訂5份合作協議,實現鋼坯、螺紋鋼、硫酸銨出口老撾;組織企業參加廣交會、亞歐博覽會、土耳其涂料展等,鎂森科技在廣交會獲得1000萬元訂單。實施主體培育行動。邀請阿里巴巴國際站對全市31家汽車銷售企業、鈦白粉企業等進行跨境業務培訓,做好潛在主體的發掘與培育;推動市屬國有企業參與對外貿易,目前,各縣區、釩鈦高新區都有1家平臺公司完成了進出口貿易資質的辦理。對標先進補短板。積極對接涼山州商務局,學習涼山州在外貿數據回流方面的經驗,推動攀鋼集團成都釩鈦資源發展有限公司、海峰鑫、大互通等企業外貿數據回流。
4.積極推進縣域商業體系建設。以縣鄉商業網絡體系和農村物流配送“三點一線”為主線,加快補齊農村商業設施短板,重點推動鹽邊、米易縣域商業體系等21個重點項目建設。推動建成縣城綜合商貿服務中心14個、鄉鎮商貿中心53個,縣級物流配送中心46個,培育縣級龍頭商貿流通企業7個。組建縣域及鄉鎮運輸配送隊伍,暢通農產品下行、工業品上行渠道。
同時,市商務局黨組積極探索“組織強鏈、服務興鏈、先鋒延鏈”的黨建工作思路,嘗試走出一條黨建與產業深度融合、互促共進的創新發展之路。指導市汽車流通商會每月發布二手車經銷企業銷售數量前十企業信息,提高企業知名度,促進二手車行業集聚發展。加強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管理,優化布局再生資源網點,推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與生活垃圾分類“兩網融合”。全力筑牢商務領域安全防線,做好迎接第三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工作,積極推進市場保供、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管理、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等工作。
二、存在的困難問題
一是服務業經濟支撐還不夠。我市服務業總體處于初級發展和功能提升階段,服務功能性不強,集聚輻射能力有待提升。服務業增加值指標涉及多個部門,工作協調難度大。二是行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新業態招培不夠。我市商業體功能配置單一,且在經營業態、布局方式等方面同質化明顯,消費業態不夠豐富、沉浸式體驗性消費供給不足。三是外貿發展基礎薄弱。外貿以貨物貿易為主,除鋼軌、鈦白粉外,產業鏈下游產品少,產業支撐不足,外貿發展缺乏新動能;缺乏口岸、海關特殊監管場所等對外開放平臺,外貿企業招引困難;中老班列(攀枝花)對我市外貿拉動作用不明顯。
三、2025年重點工作
(一)扎實推進各項經濟指標穩中求進。督促有關責任部門做好本行業經濟運行監測和分析,落實月調度季分析制度。對指標工作完成水平不高的行業主管部門和重點樣本單位進行走訪,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促進應統盡統。堅持落實“紅黑榜”通報工作機制,強化責任部門工作落實,形成服務業發展合力。落實“服務管家”制度,激發企業活力。
(二)持續激發消費增長潛能。一是培育壯大新型消費。以攀枝花星悅茂地下空間開發、城市藝術中心等項目為載體,以太谷廣場、中環天地等特色街區為抓手,加快消費新場景建設;圍繞文化旅游、體育競技等大型活動,引導餐飲、住宿、零售全力保障好各項城市推介活動的開展,形成消費深度植入良性循環模式,推動商文旅交體康融合發展。二是創新消費促進活動。持續推進“三品一創”消費提質擴容工程,加快培育“花在花城”消費品牌,以“五大專項行動”+“五大重點活動”為抓手,進一步挖潛釋能。三是爭取激勵政策。深入研究“16條”若干政策中新場景運營激勵、商貿企業經營增長激勵、傳統服務業企業轉型激勵、“轉企升規”激勵等措施,組織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開展項目申報工作。四是優化升級消費環境。推進消費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加強商業信用共享,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圍繞重點領域、重點商品,組織開展聯合執法治理行動。
(三)積極促進穩外貿優結構。一是不斷擴大外貿市場主體。學習借鑒義烏等地的先進作法,引進貿易主體。強化主體培育,大力開拓多元市場,做好本地外貿潛力企業的跟蹤和服務,穩住龍頭企業和重點企業,助力企業拓業務、搶訂單。二是持續開展“川行天下”活動。組織企業積極參加廣交會、南博會等重點展會,助力企業“出海”。三是常態化開行中老班列(攀枝花)。穩步增加班列開行量,逐步形成班列的集聚效應,促進跨境物流與國際貿易融合發展。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005號
